首页 > 行业观察 > 集思观旅 >集思观旅 | 文旅融合中的非遗传承与可持续发展

集思观旅 | 文旅融合中的非遗传承与可持续发展

2023-04-11

演讲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  王晓峰

导言:在“2022世界旅游联盟·湘湖对话”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以《文旅融合中的非遗传承与可持续发展》为题发表演讲。他表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文化传承创新切实的需要,也是旅游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旅游在世界交流交往互动最为频繁也最为广泛,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而非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体现了不同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性。非遗与旅游的融合,是文化与旅游融合非常重要的切入点,这一点是由旅游的特性所决定的,也是由非遗的特质所决定的。

以下为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仁:

我今天交流的题目是《文旅融合中的非遗传承与可持续发展》。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文化传承创新的一个切实需要,也是旅游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这已经成为了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也是我国新时代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鲜明特征。

旅游在世界交流交往互动中最频繁也最为广泛,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非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体现了不同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性。非遗与旅游的融合,是文化与旅游融合非常重要的切入点,这一点是由旅游的特性所决定的,也是由非遗的特质所决定的。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与非遗的融合做的非常好,应该说是形成了一种共识。那么中国非遗保护协会也从理论层面、工作机制以及规范发展等各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实践工作。借这个机会我就来说一说,非遗与旅游融合这个话题。

第一、非遗与旅游融合“源远流长”。游客通过参与旅游活动感受地域文化,各地通过挖掘文化底蕴提升旅游内涵,这是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广泛共识。我国的旅游业在发展的历程中,在初期就开发了大批著名的文化景区,其中就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其中,只不过当时叫传统文化或者是优秀传统文化。比如民歌民谣,民间文艺、传统工艺等,这都是较早进旅游景区和很多其他旅游场所的,成为地方通过旅游业来展示地域文化,体现地域特色,彰显地方魅力的重要窗口。

在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了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工作,我国是最早进行这项申报的,昆曲成为首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非遗名录的中国代表性项目,文化部的非遗工作最早由张旭部长开始启动。

从此非遗逐渐在我国社会各界流传开来并被普遍接受,得到了各方的关注和重视,也成为了一个流行语。现在说非遗,老百姓都觉得很亲切,也很熟悉。非遗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与旅游的结合越来越普遍,也越来越紧密,并且也越来越有成效。

第二、非遗与旅游的融合是“相得益彰”。非遗与旅游有着天然的联系,两者相互吸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是文化和旅游融合最自然,最紧密的领域。非遗的具像化、地域性让文旅融合可聚焦、显特色。文化的边界很大,但很模糊,在基层工作的时候,也常常会感觉到,抓文旅融合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候会感到无从下手。非遗虽然门类广、范围大、种类多,但在广义的文化当中,非遗更有具像化、边界化、中观化的特点。

它可以落到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上来。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就是把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清的非遗项目融入旅游、赋能旅游、丰富旅游,然后在旅游过程中诠释非遗的内涵、讲述时代新义、弘扬非遗价值,实现非遗的有效保护和当代表达。

另一方面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同,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所产生的非遗,就会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化。非遗是一个特定空间内独有的符号印记,任何一种非遗都是环境的产物,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及我国的各级的非遗名录中,特别是我们的国家级非遗名录中,80%以上的非遗项目都是以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或者民族来冠名的。地域性是非遗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旅游是人们求新求奇的过程,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依赖于旅游资源地与客源地之间的差异化,差异化越大吸引力越大,这是一个基本的规律。特别是文化的差异越大,就越能吸引旅游者。这其中地域的文化差异最容易突显出来,成为旅游的差异性体验。

旅游的大众化和市场化,为非遗可持续发展创造了一个重要的途径。在全球化、城镇化、数字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期,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正在减弱,这是我们大家普遍担忧的,但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非遗保护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失去了它所根植的社会环境,没有了所支撑的经济基础,没有了所依托的生产生活需求,这样它生存性的需求就被现代社会生产成果所代替了。所以我们非遗的保护就面临着一些巨大的困难和挑战。旅游的市场规模大、群众参与度高、旅游就业需求大,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了非遗保护的现状。这是非遗融入旅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当前我国A级旅游景区有1.4万家,一万多家旅游点有旅游酒店、旅游民宿、旅游小镇、旅游度假区、旅游街区等。这些空间都可以成为外界展示当地文化、展销文化产品的重要场所。非遗在旅游场所的展示、展演、活态传承、成果交易,本身就使得非遗产品具备了商品属性,为传承人在展示技艺的同时创造了经济价值,让更多人乐于参与到非遗与旅游融合的实践之中,为非遗的保护传承提供了新的造血的方式。

第三、非遗与旅游融合是“大势所趋”。非遗是传承至今的传统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必然要在生产与生活中保护,离开了生产与生活的实践就会走向消亡。在针对保护的方式中,我们有三句话“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但从根本上来说,非遗的自然程序无法脱离生产生活环境。非遗最好的保护方式就是进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生产生活中来,而旅游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生活化,是人们去体验异地不一样的诗意生活。大量异地游客到来为我们原地的非遗项目带来了生活场景和生活需求,完善了非遗的生态系统,为原地的非遗焕发出了勃勃生机,这种保护方式正在成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一个新抓手。

以近些年的旅游发展情况来看,一个几十万人口的旅游目的地,一年就能招来几百万上千万的游客,这为非遗传承、保护、创新、发展都来了发展动力。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走进旅游场所,打造了一个个创新的非遗实践场景,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地域文化,为游客带来了丰富的体验,使游客在其中获得了更多的快乐,这也是我们非遗保护协会提出的口号,非遗要让旅游更快乐。我们在陕西玉林刚刚召开了中国非遗保护年会,在年会上我们发布了200个,也是首批非遗与旅游项目优选名录,这批项目有旅游小镇、旅游街区和村寨,这些项目就是我们非遗与旅游融合做的比较好的标杆和典范。同时非遗人群也从旅游中获得了更多的获得感。非遗与旅游的融合,是非遗保护方式的延展,是新时期非遗保护传承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

第四、非遗与旅游融合要“保护优先”。保护是我们所有非遗工作的一个出发点,这是历史继承和文化传承的使命。非遗与旅游融合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要在坚持守正中观照现实,需要在行政层面建立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协调机制。首先要解决好融合发展中非遗保护的机制问题,要遵循非遗保护的基本原则;第二要保障和鼓励非遗传承人通过与旅游的融合,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个人尊严,这是非遗与旅游融合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也是非遗与旅游融合生命力的重要保障。要为非遗人群创造一个更好的生产、展示、传承的环境,这样我们非遗与旅游融合才可持续发展;第三、非遗与旅游融合要树立标杆,让各地在推动这项工作中有参照系。非遗保护协会正在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具体抓了非遗旅游景区、度假区、村落、小镇等一批度假工程,希望有更多旅游景区参与这样的实践。

综上所述,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从本质看是“相得益彰”,从历史看是“源远流长”,从当下看是“水到渠成”,从未来看是“大势所趋”,从可持续看是“保护优先”。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