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4
近日,“世界旅游联盟·丝路对话”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举办。其间,世界旅游联盟与联合国旅游组织共同发布《可持续旅游:社区韧性发展新路径》完整版报告。联合国旅游组织技术合作和丝绸之路部主任杰米·马亚基就报告内容进行了主题分享。相关内容整理如下:
在此前的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中,我们汲取到的重要启示之一,就是要努力推动旅游市场平衡发展。那些能够倚靠强大国内市场的目的地,不仅有效控制了突发事件对当地经济的冲击,更在旅行限制逐步解除后展现出更快的复苏能力。
推动旅游市场平衡发展,前提在于提升基础设施的通达性,关键在于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产品,核心要素在于提升本地权益、促进社区参与并确立长期发展理念。联合国旅游组织与世界旅游联盟此次发布的报告,其核心目标在于发掘、梳理并评估全球范围内基于社区韧性的旅游发展最佳实践。
这份报告汇集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共收录五个国际及五个中国本土的实践案例,旨在阐明如何构建极具吸引力、竞争力且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业,为当地社区以及旅游利益相关方提供明确的发展指导与智力支持。
当前,全球信息传播高度发达,旅游目的地评价体系正在演变为全天候不间断、由个体驱动的综合系统。这一背景下,旅游目的地亟须获取更为清晰的发展指引,从而充分利用知识分享所带来的价值。
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该报告为旅游发展的关键议题提供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其内容涵盖社区参与、资源评估、能力建设以及旅游产品开发等多个议题。报告着重强调了多个关键事项,如利益相关方多元协作、财务可持续性等,并确保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保持一致。
聚焦上述议题,报告研究的十个真实案例,在地域上横跨中国至哥伦比亚,途经印度、马来西亚、毛里求斯与瑞士。研究成果清晰地表明:在全球化时代,一些看似相互矛盾的要素,如可持续性与盈利能力、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等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等,是天然互补、相辅相成的。
在方法论上,该报告充分体现了全面性与系统性。其一,报告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广泛研究与系统回顾,深入分析了过往的社区旅游项目,重点识别了关键成功因素与普遍性挑战。其二,报告开展了全面的情况分析,系统评估了可持续旅游的相关产品、政策、实践及趋势。其三,十个案例的数据主要通过与利益相关者访谈获取。针对偏远地区,采用视频通话方式;针对当地,则开展面对面交流。此外,还对社区成员实施结构化问卷调查,并组织焦点小组讨论与实地考察,以此确保研究方法的严谨性与准确性。最终,报告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旨在助力全球旅游业利益相关者以可持续方式开发旅游产品。
这份报告的缘起,要从全球发展形势说起。当前,推动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已是必然趋势。《格拉斯哥旅游气候行动宣言》设定了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联合国旅游组织设立了“国际可持续旅游观测站网络”,致力于监测旅游目的地在经济、环境及社会层面产生的影响,并积极推动将旅游业融入联合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17个目标。在这一背景下,旅游业要么主动转型,适应可持续发展趋势,要么将沦为问题的组成部分,从长远看甚至危及自身生存。
当前,一个新的社会评价、激励、约束体系正在形成并日渐完善。这一体系涵盖多个方面,如对短途航班加以限制、即将实施禁止一次性塑料使用规定、提升能源与水资源使用效率,以及对过度旅游现象展开广泛讨论等。在这一进程中,联合国旅游组织积极支持成员国向可持续旅游模式转型发展。此次报告的发布,是联合国旅游组织开展知识交流、发布研究成果的重要里程碑。
此外,联合国旅游组织目前正与多米尼加和危地马拉合作开展多年期项目,重点在于协助制定新的可持续旅游政策与战略,以保护文化遗产、增强社区能力并扶持私营部门发展。2024年,在联合国旅游非洲和美洲委员会第一次联合会议期间,与会领导人共同签署了《蓬塔卡纳宣言》,表达了各方通过旅游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意愿,并将“战略投资、教育、创新与创意产业”列为重点合作领域。我们还在希腊萨索斯岛开展居民研究,在塔吉克斯坦推动可持续旅游发展计划,在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地区推行生态旅游战略。
总之,联合国旅游组织期望能够在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等所有关键领域为成员国提供可持续发展支持。让我们一起携手合作,把握当前势头,共同为支持社区建设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