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Industry Observation > 集思观旅 >集思观旅 | 预见旅行,恰逢其时

集思观旅 | 预见旅行,恰逢其时

2021-03-03

Tini Sevak
CNN国际商务部副总裁

摘要:2020年新冠疫情是史无前例的全球性危机,虽然旅游行业遭受重创,但是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和渴望不减反增。旅游目的地、企业等都应将此视为新的机遇,深入了解旅客心理,重新打造品牌形象,扩大广告宣传推广,为即将到来的2021年制定复苏计划。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旅游行业占全球GDP的10.4%,世界上每十个岗位中就有一个是旅游行业的岗位,2019年国际游客人次更是高达14亿次。虽然今年的疫情史无前例,但旅游行业却一次又一次证明了它是最具韧性的产业之一,比如说之前的“911事件”,还有2003年非典疫情,虽然会有无数的突发事件和风风雨雨,但旅游产业都可以快速重整旗鼓。

虽然现在没有办法预测旅游行业多久可以实现新常态,但是分析过去危机事件和之前应对措施,我们可以以史为鉴,越战越勇。

第一是要重建信心和信任。这是各大品牌和旅游目的地必须做到的,信任来之不易,但却是稍纵即逝。
第二是要传递正确的信息。这个和信任是相辅相成的,重建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速度与其复苏的速度是成正比的。

第三是重建计划,要广而告知。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人们是不会相信的,所以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要告诉大家疫情管控的讯息,这样才会加快复苏的脚步。同时在危机来临的时候更要和大众保持密切联系,增加存在感,能够让他们时刻记得你。

这次新冠疫情是史无前例的全球性危机,第一次所有旅游目的地都采取了极其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这不仅仅是公共卫生难题,而且是心理、生理还有经济上全方位的挑战,需要全球人民和国家共同应对。国际旅客数量相较2019年骤降了70%,国际航空运输协会调查显示,航空旅客数量恢复到2019年水平最早需等到2024年。全球旅客都非常担心复苏将如何推进,何时才能够重新出游,订机票后封城了怎么办?有些国家甚至已经是第二或者第三次封城了,所以缺乏信任和不确定性是首当其冲的问题。

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说的很好,他说如果人们相信政府,相信旅游行业能够确保游客出行安全,那他明天就会勇敢踏出家门。旅游业是终极的人文行业,是促进世界友好团结、增进信任的关键抓手,造福的是各行各业,只有这样经济才可以复苏,社会才可以重建,信任是我们未来的一种新型货币。

关于疫情人们依然忧心忡忡,什么时候推动复苏,如何恢复常态,到底有没有常态可言,如何缓解人们的担忧,被隔离孤立的感觉,让人们重拾信心,乐观面对,旅游业肩负重担。现在要促进互联互通,做出内容,贴近群众,现在各大品牌,旅游目的地,各个国家要继续维系他们和消费者以及游客之间的纽带,纵观各国政府应对新冠的措施,我们看到只有发出清晰、明确、一以贯之的信号,大家才可以更加乐观,更加积极的看待疫情。

疫情期间,很多中国品牌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努力维系和客户的关系,改变了沟通策略和内容,甚至做出了不错的业绩。科技日新月异,数据日积月累,一切都互联互通,所以现如今观众对于消费内容的期待值更高,注意力更短。很多企业都在强调顾客第一,以顾客为本,但任何两方之间要创造信任的关系,首先都要去了解对方。所以不能分组别,贴标签,要从人的角度出发,了解顾客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渴望。

2020年接近尾声,展望2021年,好像让人欢欣鼓舞的事情从来没有这么少过。今年大半时间被疫情占据,旅游行业遭受重创,所以现在我们不能总回想2020年,而是要开始计划2021年。如何才能成为人们心中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以下五点建议与大家分享。

第一、旅游需求高涨,决策速度加快

2020第一季度各国实行封锁政策,限制了出行的同时也禁锢了我们的心灵,所以我们迫切渴望沟通、联系,这时网络成为了一条生命线,对于个人和公司来说都是一样,有了网络就可以进行沟通。

即便现在疫情已经有所控制,但是人们生活依然受到很多限制。游客想要也需要看到各大旅游胜地的各项信息,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广告的手段保持热度,通过虚拟方式让他们参与其中。通过电脑和世界保持联系是不可或缺的。调查显示,因疫情取消出行的游客有70%会在一年内重新安排外出度假。但是旅游已经成为很多人每年固定的休闲娱乐活动,他们会经常查阅旅游网站,浏览旅游胜地广告,查看订票软件。过去三个月,CNN旅游频道每月观看量增加了34%,在全球各大市场都有明显增长,使得整个CNN旅游频道成为了继CNN健康频道之后的第二大频道。

虽然目前不清楚什么时候可以重启旅行,但是有朝一日旅游行业一定会恢复常态,请让我们一起期待。

第二,疫情后,最大的出行动力是和家人团聚。

因为疫情封锁了国境,很多家人、朋友相隔两地,父母儿女、夫妻伴侣、至亲挚友被迫不能相见、思念倍增,这将大大增加解封后的出行动力。刚开始封锁的时候,最迫切想做的就是重启被取消的行程计划;封锁几个月后,去往更遥远的地方旅游的想法变得强烈;但到现在,最想要做的是和远方的亲人朋友见上一面。

国际航空秘书协会2020年月度游客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游客出行动机第一名是与亲人相见,第二名是去度假旅游,这两点不相上下。正因如此,当国际航线恢复正常的时候,和家人团聚会成为很多人出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如果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抓住并了解这样的趋势,就可以在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时候给消费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第三,周边游会成为一种当前最普遍的旅行方式。

新冠疫情让很多全球游客意识到周边就有很多可以游玩的地方,原来觉得平常的地方就是身边的大自然。有三个原因,一是大家渐渐开始尊重周边的环境,对大自然有了一个全新的感悟;二是要摆脱心中因为封锁被束缚的感觉;三是大家很想避开人群,避开与人密集接触的空间。旅游媒体Sgaf网站做的研究显示,人们对于主打户外活动、自然风光的旅游目的地有很高的兴趣,比城市旅游兴趣更大。Yougo网站调查显示69%受访者表示将来旅游时候会避开人流量大、比较拥挤的公共空间。

了解游客的喜好和动机在疫情时期显得特别重要。CNN调查发现62%的观众想要去更加自然、天然的地方旅游;80%的观众表示拥抱自然,欣赏野生动、植物是他们未来的驱动因素。以上数据对于旅游目的地而言,意味着要把焦点从标志性城市景观上转移到鲜为人知的自然景观。

第四,重新定义旅游,感受当地生活。

虽然新冠疫情让千万人无法出游,但是却无法改变大家寻找新体验的渴望和对当地特色的探索。事实上新冠疫情让很多旅行者更加看重深度、沉浸式体验当地生活的机会。旅游可以走进他人世界,旅游也增加了很多就业岗位,特别是很多小规模家庭作坊都是依靠旅游业来维持生计。旅客很想体验当地的生活,了解当地文化,就会对这些机会特别欣赏和渴求。

2020年初至今,走访名胜古迹、文化胜地的旅游意愿已经增长了将近20%。CNN上越来越多观众喜欢观看与旅游相关的内容,比如说音乐、艺术、娱乐和饮食等等。

观众不仅想要体验他国文化、探索远方世界,很多人还表示非常享受被不同文化、想法、生活方式包围的感觉。虽然现在“旅游”两个字很难付诸行动,但可以抓住当前这个机会,让未来的游客先探索了解你的国家,包括当地的特色美食、语言、艺术、工艺和文化等等。

这是一种“提前激活”战略,这样不仅有助于旅游目的地信心恢复,而且可以让游客认为自己也能成为目的地的主角。

第五,早宣传、抢先机。

疫情虽然让很多国家遭受重创,但同时也改变了很多消费者的行为习惯,在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大家想要获得更多信息、了解事实,大家对于媒体资讯、新闻阅读的兴趣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国境逐渐开放,航线逐渐恢复,旅游目的地会开始争前恐后的来争取游客。

业界有这么一句话,时来运转无需投放广告,但如果时局艰难,则必须投放广告。虽然疫情是突如其来的,但是有证据表明,要做好一个品牌,就必须在经济低迷的时候持续投放广告。研究表明,停止广告投放后,品牌知名度会打折扣,观众缘会变差,最终将连带影响销售业绩、客户忠诚度和品牌形象。

2020年改变了需要传达的信息,现在并不是一个卖旅游产品好时机,而是应当维系客群关系、发出声音、保持曝光、提升品牌价值,迎接后疫情时代的旅游,建议采取以下行动。

第一、态度和基调很重要。

旅游目的地和品牌在做自身推广时,态度要恭敬、谨慎措辞,因为讲故事的方法和故事内容同等重要,作为一个旅游品牌应该选择可信、可靠的宣传媒介和渠道。

第二、合作协同。

现在不适合单枪匹马,应该团结一致。如何合作是关键,就像食品行业不应被视做竞争优势,所以现在旅游品牌之间也不应该为一己之利互相残杀。

第三、敏于行,讷于言。

实际行动远好过夸夸其谈,我们要让游客看到企业是如何行动,如何确保游客、整个产业以及未来游客的安全。此时此刻这个品牌的价值和使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放异彩,真诚以待、以人为本,要让大家知道我们不畏艰难险阻,我们在风雨中砥砺前行。

第四、开拓思维。

现在其实是个非常好的机会,各大品牌可以重新构建、定义和打造他们的产品,为旅客创造一个全新的企业长期价值,我们可以增强现实技术AR加强机场和旅游地的排队管理,或者用一些虚拟现实技术,把美丽风光带到游客家中。

第五、制定复苏计划。

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说,如何推进复苏是因地制宜的,复苏的步伐肯定会快有慢,取决于各国封锁政策的及时性还有严格程度、当地公共卫生能力、基础设施、天气,和运气成分。复苏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一定会稳步推进。现在就可以开始制定复苏计划,实时了解政策动向和旅客行为,等待时机成熟就可以推行计划。